
以後,肯定很多廠商還會推出也是這樣價碼的單鏡反光數碼相機,問題是在於誰先搶佔市場和功能的多寡而已。
至少,單鏡反光數碼相機在連拍速度方面,也比很多被稱為“類似單鏡反光數碼相機”的小型機來得快速。
而且,看來尼康的最接近競爭對手的“經典”相機會招架不住。
兩個當事人說,他們沒有做錯事,不需要遮臉。
一個出現在現場的《光華日報》記者黎添華(右),見到有人拍照時,學了請願者般,向拍照的人舉起倒豎姆指的手勢。口裡好像有一個藍色的哨子在不斷地吹,應該是協助維持交通秩序,以免車輛撞到採訪的記者。
我絕對相信黎同業的做法是在搗蛋而已。但是,在這樣的場合比出這樣的手勢,口中還含著哨子,難免會引起別人誤會為請願者的一份子。
我絕對信任黎同業絕對是個成熟,而且充滿理想的好青年,他本身也肯定知道自己是去採訪的話,新聞從業員的立場是保持中立。
就算是黎同業當晚是參加“不是靜坐,但之前被稱為靜坐的請願會”,他絕對是以個人身份去參與,是屬於工作以外的私人活動。
我也絕對相信非常專業的黎同業是以個人身份參與,因為《光華日報》強調它的職員並沒有參與,只是採訪而已。
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完全表達我對黎同業的敬仰,以及他對新聞自由的追求和熱誠。
請接受小弟的敬禮!
雖然“正義至上”的新聞刊登得不明顯,我還是覺得有點那個,畢竟在綜合版,地震新聞底下,還是怪怪的。“正義至上”卻做到了有如印在《紐約時報》報耳的“見報的新聞都是適合刊登”(All the news that's fit to print)名言,但大馬和米國的新聞自由度還是存有很大差距。還要強調的一點是,“正義至上”當然不能和《紐約時報》比較,人家一個月的廣告收入,已經相等於“正義至上”一年的廣告營業額。
老實說,非常感謝總社上司讓讀者知道真相。《紐約時報》前執行主編Howell Raines接受《真相何在》作者王爾山訪問時,表示“《紐約時報》只對讀者負責”。儘管這句話令Howell因該報一名記者傑森剽竊他人新聞而被迫辭職,但這一句話絕對不會錯。
所以,無論別人怎樣攻擊,“正義至上”永遠知道自己只需要向讀者交代而已,這也是為什麼,來自“一股清流”的文字攻擊,“正義至上”總是不怎麼在乎。
我寫的領袖涉政府大型計劃新聞也一樣,有一點點的修飾,卻沒有刪除詳細的資料,因為讀者擁有知道真相的權力。
太爽了............